——山东省昌邑市义工王小兰在《中国梦 党在心中》中的宣讲稿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小兰,在昌邑石化工作,也是一名党员义工。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们家四代人的红色情结,在这里先说明一下我父亲姓叫孙同祥,大家不用感到奇怪,我跟母亲姓,姐姐跟父亲姓。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家风相继,党在心中。 看到“党在心中”这四个字时,脑海中第一反应是党不只在我心中,而是根植在我的家里,在我们几代人的心中。 “只有跟着共产党走,穷人才有活路”,说这话的是我父亲大爷孙阁田。给人扛活饱受苦难,他让五个儿子参加了八路军,其中三个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一门五英”在我们当地赫赫有名。 父亲的二叔孙玉田是名烈士,从昌北独立营转入正规部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福建莆田剿匪时牺牲,那年仅仅24岁,爷爷得知消息时正准备赴朝作战,只能忍住悲痛,直到爷爷去世前几年才去人捧回墓土,也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我爷爷孙绪田是建国前老党员,参加过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在朝鲜战场身受重伤,转入济南残废军人疗养院接受治疗,护士在换药时轻声问他疼不疼,爷爷咬紧牙坚定地说:“共产党人都是钢筋铁骨,不怕疼……”缺少了五根肋骨,冻掉了四个脚趾,手臂上、小腿上留着长长的伤疤,伤残的身体伴随爷爷以后60多年时光。爷爷曾担任昌潍地区物资专员,计划经济年代这个职务在别人眼中确实是个肥差,前去找爷爷办事的人回来挺生气地告诉父亲:你家老爷子啊就一点光也不让沾,爷爷告诉父亲的是:咱是党员,更不能赚公家的一丁点便宜…… 祖辈的亲身经历和言传身教感染着父亲,1964年,17岁的父亲在青岛当潜艇兵,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复员后到百货公司开始了从事商业工作,直到2007年退休。1992年在商业冷藏厂担任负责人,到了收虾的季节父亲都是亲自到虾池,对虾的大小、质量进行把关,回来还要和工人一起干活,家里几乎见不到他的人影,尽管我们家就在院里住。业务客户来单位,父亲经常领回家招待,我们家每天都是用大锅熥馒头,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有人来。有次外面警车响,听见父亲说了句:警车响咱不怕,原来不知到什么意思,如今在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我理解了父亲这句话。有人和我开玩笑说:你父亲干了那么多年一把手肯定有的是钱,我只是笑笑,父亲退休需要补齐养老金,那钱还是我帮他交纳的。退休后每次单位党员组织学习,他总是骑上电动车从老家赶来,2008年汶川地震还交纳了200元特殊党费,父亲对党的忠诚和热爱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92年我参加工作,父亲送给我12个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父亲的教诲我铭记在心。在昌邑石化已工作了25年,负责成品油检验工作,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有时需要工作到晚上8点、10点,有次凌晨1点半独自骑着自行车回家,努力工作,以身作则,我做了自己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情,因为我是一名党员。 2016年我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和义工联发起的 “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公益活动,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采访饮马镇老党员王作强,老人指着东南方向说:“我每天都看那面国旗”,这才注意到站在屋门口正好看到村委飘扬地五星红旗,老人解开衣服,露出右肩上穿透的弹孔,“当时坏肉是用不锈钢探条拉去,手上的这块直接用剪子抠的,伤好了以后问我去哪里,我说回部队,全国还没解放呢……”,听到老人讲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我的爷爷。 我爷爷不善言谈,但每次给我儿子讲打仗的故事却是滔滔不绝,儿子很小就知道“王八盒子”,“三八大盖”,就愿意看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儿子跟着我走访渔洞卜村老革命李发勇,回来后写了一篇作文引用了这样一句话,“一寸山河一寸血”。我们三口人聊天,儿子说:妈妈是党员、我是团员,只有爸爸是群众,言语中不是在崇拜妈妈,是崇拜妈妈党员的身份,我跟儿子说:团员是党员的后备力量,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对党热爱、对党忠诚,红色基因在我们家一代一代传递着。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家风相继,世代传承。 责任编辑:刘起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