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新闻 * 以人为本 * 关注民生
《好人中国》山东昌邑讯(通讯员:李晓燕)“现在的日子好啊,天天吃白馒头,顿顿有菜,以前可不敢想这样的生活。干革命、过日子就是这样,先苦后甜 。”这是一位建国前老党员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值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深思。 这位老人叫张京田,现居住在下营镇吕家村。这是一个坐落在昌邑北海边的村庄,统一整齐的新房子,“中国梦”写在墙上不时映入眼帘,我想是每一个人都把中国梦写在了心中吧,把一派和谐安宁的景象刻画出新时代的和平家园。 2017年10月9日,在村委负责人引导下,我们《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摄制组一行来到张京田老人家中。桌子上摆放着毛主席画像,室内物件整齐,一盆茉莉花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今年94岁的张京田老人,身体还算是硬朗,安享着现在的好日子。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经历了苦难的人才能对幸福有着更深的体会。张京田出生于1924年,物质的贫乏、生活的困苦磨炼着他的意志,在解放战争时期虽然没有穿上军装奔赴战场,却在后方为战士们服务。1948年3月在付秀忠(音)和另一位党员的介绍下,光荣入党。入党后他积极参加农业生产,为部队提供粮食;参加村里的担架队,负责运送伤员等。 老人说,印象深刻的是在齐家埠于庄河(音)修桥的事情。那时一个秋天,天气也渐渐冷了,可恶的国民党逃跑时炸坏了当时唯一的通道——桥,为了让我们的后续部队能顺利通过,不延误战机,一道命令下来,必须在短时间内修好桥。“我也去修桥,那时候河水很凉,有位首长不时的给战士们加油,战士们也不怕寒冷。”为了修桥,大家一起跳进冷冷的河水里,当兵的在前面,村民在后面,先把门板、树木放到底下,上面再压上运来的碎铁轨,大家一起喊着“一二一”的号子,一心只想着快点休好桥,忘记了寒冷和劳累。“那天还下起了雨,有些地方的水都到了大腿,也没停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军民一条心,只为修好桥,让大部队顺利通过,去争取我们更大的胜利! 解放战争胜利了,迎来了新生活。从互助组,到低级社,到高级社,都有张京田的身影,“我在村里任支部委员,当时我们有5个队,我当队长”。 老人说,在渔业队里的生活也让他终身难忘。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下营就在海边,对于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孩子,与海有着很深的情结。“我在渔业队一直干到50多岁,那时候就是出海捕鱼,干活用来换作公分,也算是支援国家发展了”。并不是每一次出海都是顺利的,有一次,在杨家沟遇到了大风,有的船翻了,“大队长叫李振发,他带着一部分人去营救,我是党员,负责留在船上,看好物品。”当时的情况危急,后来知道,牺牲了三个人。渔业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有着生命的付出。张京田老人的经历也告诉我们,生活不是一帆风顺,有苦难,也有狂风暴雨。 张京田在村子里一直没闲着,在生产队当过物资保管,尽心尽责地照管着每一件物品。 “那时候穷啊,没有吃的就挖蔓菁吃,冬天也吃过冻坏的荸荠,现在的日子好啊!”老人有三个儿三个女儿,都很孝顺,对于现在的生活,他很满足,“为了干革命加入共产党, 不后悔,干革命、过日子就是这样,先苦后甜! ” 苦尽甘来。今天我们甜蜜生活来之不易,有着先烈们的流血牺牲,有着无数老革命家的心血,为了表达对老党员的敬意,义工联“微爱计划”爱心单位金帝公益负责人田晓红给老人送去了大米、食用油、面粉等慰问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 为老人戴上党徽,在党旗前留念,我们与老人告别,他坚持拄着拐杖把我们送到门外。94岁的老人如一棵不老松,站立在和平幸福的村头,把坚韧伟大的形象印在我们脑海,我们也衷心地祝愿老党员安享晚年。 责任编辑:刘起敏
上一篇 : 回访好人郏县茨芭镇马沟村明星雪桃园
下一篇 : 潍坊奎文出租和谐雷锋车队到医院看望高密烧伤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