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中国》山东烟台站讯(通讯员:李卫 荣文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一场风雨的洗礼后,一朵七色的彩虹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有这样一朵彩虹,它不在风雨后出现,而是在风雨中展示,在危险中迸发,这就是由群众自发组成的蓬莱仙境救援队。 2016年8月18日,蓬莱市热衷于公益事业的袁平先、迟应顺、巩长庆等人成立了蓬莱仙境救援队。在成立救援队之初,他们只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公益事业,但不成想它的却开启了烟台救援事业的先河。仙境救援队(原名蓬莱救援队)是烟台市首支也是唯一一支民间组织的救援队。不但是危难下的救援,更是全面拓展救援范畴,将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的理念融入到队伍中,从我做起,让社会更加平安,更加和谐。 仙境救援队现有正式队伍55人,外围志愿者80人,搜救犬3条。这些热心公益的人员有退伍军人、公司员工、个体商户,有机关干部、教师、医生,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来自不同的区域,最小的11岁,最大的60岁,他们都是为一个目标聚集在一起,都是为了社会的平安和谐凝聚在一起,他们在危难中的守护,是风雨中的彩虹,用他们的灿烂年华和一腔热血让仙境的天空更加蔚蓝。 救援不仅需要热血,更需要能力与危难中的素质。仙境救援队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锤炼队员的素质、能力作为第一要务紧抓不放,积极开展体能训练,认真学习救护知识,不断强化专项能力培养,让每一个队员都成为救援中的精兵,成为危难中群众的一缕阳光。救援队先后组织了40余次的三公里体能训练、12次野外实战拉练,6批次到消防大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让体能素质在循序渐进中得到提升。邀请红烟台市十字会袁连营主任和蓬莱市中医院急救科副主任医师高长琴担任救护知识教员,并购置了心肺复苏模拟假人进行实战训练,开展40余次的救护知识培训,使队员学会心肺复苏的方法、学会伤口包扎的技巧、学会危险情况下救援的常识。通过学习,有33名救援队伍考取了“红十字会救护员证”,救护能力得到了社会的公认。2017年2月15日,副队长李承禹途经大辛店木兰沟庙会时,看到一位老人被一辆三轮车撞伤倒地,当他发现老人疑似有高血压或心脏病时,他赶紧制止了周围人要扶起老人的行为,并疏散围观的群众,将老人就地安卧,对老人实施虎口和人中按压,避免老人因昏迷而造成心脏猝死,为医院的救治争取了时间。两年来,先后救助生病群众4人,救助受伤群众2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 独木不成林。一个有能力的救援队,不但队员要有救援的素质,还要有足够的救援装备。为了购置各种装备和服装,队员们通过自筹的方式,先后筹资20余万元,配备了统一的队服,购置了玻璃钢冲锋舟、海上皮艇、心肺复苏模拟器、软担架、防护装备、汽油发电机等系列救援用物品,并投资5万余元购置培养了3条搜救犬,让队伍在救援中大显身手。2017年2月25日,在开发区大季家街道房家村搜救深山走失的老人中,救援队利用发电机在深山发电照明,利用搜救犬跟踪追寻,历时一天一夜的时间,终于找到了走失三天已经昏迷在深山的老人,并进行了现场救治,用软担架将老人抬出深山,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两年来,救援队先后开展搜救工作56次,成功救助走失老人孩子5人。 救援危难是救援队的职责,做好事前防范是为了更好地减少危险。救援队注重开展宣传应急安全知识教育,让人人学会自救,让人人都有远离危险的意识和能力。2017年9月9日,救援队组织12名队员,为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师生进行了应急安全知识教育,从宣讲知识,到实践模拟,让800余名师生在身临其境中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两年来,救援队先后到蓬莱市大、中、小学和社区开展应急安全知识教育15场次,受教育师生和群众达5万余人。针对部分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老人易走失的情况,经过积极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协调,争取了300个带有二维码、串号等标记的黄手环,并于10月28日免费向市民发放,为群众减少后顾之忧。 成立两年多的仙境救援队虽然如初升的朝阳绚烂夺目,但依如襁褓中的婴儿般在蹒跚走路。他们用两年的救援历程救助了人,影响了人,构建了和谐,彩虹般的辉煌绚丽深深地烙印在他们走过的每一个坚实印记和即将开始的新征程中。 审核人:于孝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