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中国》豫南站讯(通讯报道孙永合.丁进兴.杜亚颂) 近年来,河南省禹州市文联围绕“建设美丽禹州,共享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坚持守正创新,百花齐放,围绕“夏都、瓷都、药都”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民间文化潜在力量,以精准扶贫、文明创建、乡村振兴为主题,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取得丰硕成果。
禹州市文联与《奔流》杂志联合开展的“奔流-扒村瓷诗歌大赛”颁奖活动,关注现实,深入生活,为文艺创作注入新鲜血液。禹州市文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文艺精品创作,组织人员到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示范点、传统村落及重点项目现场进行采风30余次,举办以宣传禹州丰厚历史文化和文艺创作为主题的名家讲坛、作品研讨、名人故事、专题辅导20余场次,让人们熟知的黄帝、大禹、吕不韦、张良、晁错、褚遂良等走进普通百姓和乡村,增进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开展以书写春联为内容的“福送万家”活动26场,组织书法家进机关、入乡村,受益群众达到6000余人;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禹州篇》在河南全省作为范文,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地理影像志·禹州》电视专题片的初稿撰写工作,继《画圣吴道子》电影在北京举行首映式之后,组织创作以十大圣人为素材的《药王孙思邈》电影剧本,目前已完成初稿;文学创作异军突起,举办“名家讲堂”,邀请知名作家授课,推荐优秀作家到河南省学习。禹州市作家周占林、李清源、丁进兴、郭栋超、郎毛、马夫、丁启高、唐小静、李俊杰等20余位作家作品刊登在国家级、省级重点文学期刊。周占林、李清源、郭栋超、张国领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王娜、王洪涛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9位同志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20多位作家被批准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17位作家出版个人作品集,4位作家荣获河南省级以上文学奖,禹州市文联荣获《奔流》文学组织奖,文艺创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
禹州市文联邀请知名作家举办名家讲坛
守正创新,拥抱未来,以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育新人、展形象为抓手,禹州市文联党组制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包括履行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制,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成果。积极发挥文学艺术界的优势,加强对文艺工作的指导管理、严格把关。通过文学作品、摄影作品、书画作品、民间艺术作品等形式宣传公安部门打黑除恶成果,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确保各类文化活动政治导向正确,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了2018年度中国大禹文化之乡、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年度验审,荣获河南省陶瓷文化之乡荣誉称号;在传统村落小吕乡大吕村成功举办以大禹治水为内容的首届“七娘民间文化艺术节”,在浅井村举办“千年古村落暨宋聘三故居修复”启动仪式,举办马文升诞辰碑刻落成仪式,与省级刊物《奔流》联合举办“大河奔流·扒村瓷杯”全国诗歌大赛取得圆满成功,并作为乡村振兴案例入选第三届“中国社会力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度案例选编。以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为抓手,创新学习载体和形式,全年共组织学习8次,撰写学习记录30余条,心得体会20余篇。引导党员干部围绕“一部党章”“两个准则”“三个条例”打牢根基,明确学习内容,创设主题党日过好“政治生日”。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重要内容,切实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
禹州市文联举办“首届七娘民间文化艺术节”
.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开展“书香禹州”活动,创建中国书法之乡,与河南省文联在画圣吴道子故里举办“画圣诞辰纪念暨笔会”,举办“划圆中秋月,文脉传千古”中秋诗会,举办“双百双万”成果展、钧瓷节摄影展、药交会摄影展,举办“改革开放四十年摄影展”、致力打造“神垕书院”,开展古镇文化保护,利用“百姓宣讲直通车”等载体,做好美好乡村、精准扶贫等宣传工作,全年广大文艺志愿者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3万余人。同时,通过搜集整理禹州市民间艺术家作品“通草画”、“葫芦烙画”、“剪纸”、“石雕”、“蛋雕”等艺术门类20多项、100多件作品,推动乡村振兴及扶贫工作开展。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率先垂范,深入基层,严格纪律,对分包的火龙镇西王楼村,开展政策宣传等。全年围绕扶贫宣传日,组织开展专题学习20余场次,记驻村日志60余条,学习笔记80余篇。走访入户60余次,1000余人。政协委员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共捐资17300元,资助贫困高中生。
禹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丁进兴说:“在文联工作了三年,感触多多,感慨多多,感恩多多。文联机关人员少,经费少,办事难,但只要秉持文化教养和艺术修行,肩抗责任,内心光明,平凡岗位依然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禹州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夏都’、‘钧都’、‘药都’的美誉,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众多的优秀文化积淀中,尤以夏禹文化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远、联系也最为密切。正因为此,我们以‘大禹’命名这座城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夏禹文化的精髓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精神文化的核心部分。源远流长的夏禹文化在禹州有着良好的传承,它不仅保留在各种史料中,保留在各种遗物遗迹中,更保留在世世代代禹州人的口口相传中,融化在人民的生活习惯中,升华在大家的信仰中。如果我们不能守住自己内心的皎洁,不吟诵出心中最美的诗章,我们又如何能抵达诗和远方?因此,让丰盛的经验和情感在笔下凝聚提升,这是这个时代作家和艺术家们的光荣使命,只有秉持创作的良心,守住内心的光和热,保持旺盛的创作激情,俯下身子,深入生活,不断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以高质量文艺作品推动文学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审核人:孙智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