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 奉献不止 时代楷模“吴强忠” 【编者按】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今天本网重磅推刊接地气、聚人气的身边榜样吴强忠,他在2024年4月11日下午丽水市政法平安会议上典型发言时曾经承诺“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誓言;他用平凡的经历书写了信念、忠诚、奉献、坚守、担当、作为、创新;他的事迹感人肺腑、励人心志、催人奋进;他是旗帜、灯塔、镜子,指引人们爱国为民、向上向善;他是鞠躬尽瘁的“奉献之光”、是勇当“为民先锋”的新时代楷模。
吴强忠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调解员,没有丰功伟绩,没有高官厚禄,却用49年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精神与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平安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在平凡中见伟大、在朴实中见崇高、在平凡中用奉献诠释把党性放在心中,把病魔置身心外,以钉子精神四十九栽扎根农村一线,三十四年坚守调解路上,克服了肾移植术后的病痛,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一生为人民调解鞠躬尽瘁,赢得了群众争相传颂的口碑、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他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涵养清风正气,谨记“权力”来自人民,“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始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他的真实事迹催人奋进!他一生的足迹实在让众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令人由衷崇敬!是新时期当之无愧的人民调解员典范、共产党员的楷模。 〔吴强忠在办公室审理案件卷宗〕 流水岂无痕、平凡亦闪光。吴强忠调解的事迹,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身上的善良与正义,让人动容,令人敬佩。他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或在他人受困时施以援手,或在面对选择时坚守正道,或在平凡岗位上敬业担当……。从千千万万普通党员中走来,他的故事,展示着生活磨砺下生命的不屈,彰显着纷繁社会里人性的温度,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最温暖、最动人的价值底色。“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吴强忠以平常心做不平常事,用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他牢记入党誓词、彰显党员风采,不虚、不空、用生命对待事业,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勇于、敢于、善于担当起以人民的名义践行使命,用党员的风釆绽放生命,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困是天职的责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最高职业的追求,真正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共庆元县委、县人民政府,浙江省司法厅联合为吴强忠召开庆功大会〕 鉴于吴强忠工作业绩突出,中共丽水市委组织部、中共庆元县委组织部、丽水市电视台及庆元县电视台为弘扬其不忘初心、甘于奉献的调解楷模精神,联合前往实地拍摄专题片,并在丽水电视台《先锋栏目》专题节目中播出《吴强忠:“包公”志“为民”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先锋频道报道了《吴强忠:勇战病魔身不倒 俯首甘为孺子牛》;人民网党建频道报道了《吴强忠:用忠诚与奉献诠释铮铮誓言》;中国新时代党建新闻网党建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吴强忠:勇战病魔身不倒、俯首甘为孺子牛》视频。新时代共产党员《调解楷模赢民心 功德无量归党魂》、中央纪检监察报(网)刊发《吴强忠:为民解困是天职》;央视网刊发《“黑脸包青天””吴强忠:为民解困赢民赞》;共产党员网刊发《最美基层干部吴强忠:群众的维稳器》、中国报道网刊发《基层善治楷模吴强忠 牢记入党誓词彰显党员风采》和《善治楷模吴强忠 排难解纷承典范》浙江在线、浙江日报、丽水日报、人民调解、平安浙江等杂志刊发。 〔当事人送锦旗、光荣追寻节目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与吴强忠访谈调解〕 2024年4月11日丽水市政法委还邀请吴强忠在全市政法平安大会上作“矛盾化解”典型发言;县司法局毎年举办全县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培训班邀请他授课;中国网2024年7月16日刊登了吴强忠撰写的《浅议人民调解为人民注重方法与技巧》一文。 精法巧调求和促稳定 “对症下药法”。是指紧紧抓住争议背后的核心原因调解矛盾纠纷的方法。2024年10月,濛洲街道下滩村因柳某与柳某二户农户调地建房引发纠纷,找到老吴后,老吴经现场调查核实后柳某没有依据,找到症结后通过耐心明法释理后,柳某自己认识错了,将侵占的80平方地还给柳某,成功化解了该起纠纷。 “趁热打铁法”。是指对事实清楚或双方当事人认识基本一致的纠纷及时调解,避免久拖不决使矛盾扩大或激化的方法。2023年9月,黄某在张某楼上装修,不小心打钻作业时打孔透到楼下张某吊顶,事前又没有与楼下张某进行沟通,导致双方激动引发争吵,找到老吴后立即赶赴现场查明情况后,提出调解方案并耐心劝导,由黄某负责将吊顶修复,在修复二天时间内张某住宾馆费由黄某承担,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降温处理法”。是指在当事人情绪激昂时采用“背对背”方式处理,等到当事人情绪稳定后因势利导再做调解的方法。2024年9月4日下午,吴强忠在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政府案件出庭应诉期间,接到县社会治理中心的来电,得知百山祖镇一名工人在工地上被蜂咬后因抢救无效死亡,二十多名群众聚集在中心,要求政府给出说法并涉及赔偿等问题,他在17时30分结束庭审后,立即驱车二百公里赶回庆元。到达后,他仅在新谣的快餐店匆匆吃了顿饭,便直奔现场,将当事人引导至调解室进行明法说理,并要求当事人选出三至五名代表参与调解。 〔吴强忠正在连夜调解现场〕 在全面了解案情后,吴强忠通过细致调查相关证据,准确把握了纠纷的根源。他注意到,虽然该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内,应属工伤,但承包公司未为工人购买工伤保险。在处理案件时,他严谨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公正结果的细节,主动前往县人民医院查阅当事人的历史住院记录。记录显示,当事人在死亡前三天曾因高血压、呼吸和心脏问题住院,并被列为高危病人。基于这些信息,吴强忠耐心地向当事人进行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经过一整夜的努力降温,直到凌晨三点多,吴强忠终于以他的真心和耐心,促使双方达成了以65万元补偿给死者家属的书面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这起棘手案件得以成功调处,充分体现了吴强忠在调解工作中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精神。 〔上图〔原〕省委常委政法书记伸拇指点赞、市、县领导及群众点赞吴强忠〕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始终专注做好一件件平凡甚至是琐碎的“小事”;没有惊涛骇浪的架势,却用小小的行动感动身边所有人;退休后老将吴强忠不减当年勇、不用扬鞭自奋蹄、担任县城二个最大街道、县信访局、县社会治理中心法律顾问,做好基层善治维稳工作的传帮带等重任,他夜以继日奋战在化解纠纷岗位上, “为了社会的和谐!为了百姓的安乐”这就是他的追求。正因为他有这一份执着,这一份热忱,吴强忠深扎最山区一线坚守了四十九年多,其中三十四载都坚守调解路上,其实他这般执着,不仅仅是因为热爱这份职业,因他忘记不了入党誓言,用自己的实际奉献之美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点滴做起,从你我做起更是因为他的为民情怀,贫苦出身的他,特别懂得人民群众的不容易。他曾说“农民兄弟动不动就因点矛盾纠纷打官司不值得,作为人民调解员宁可自己辛苦点,尽量让当事人少跑路、少花钱,减少诉累”,他说:“调解零成本、效率高、方便简洁、调解是宝、案结事了、不伤和气、消除隔陔”。 〔吴强忠为全县调解、信访干部、法律明白人、退休干部授课〕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的拳拳爱民之心。凭他“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840多件,其中重大纠纷150多件,疑难复杂纠纷500多件,防范“民转刑”案件210多件,制止群体性事件180多件、为150多位老人讨回公道、帮助无数面临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为77980余人次提供了法律咨询解答,人人满意而归。此外,还代表政府出庭应诉120余件案件、接待6890余人次群众上访事件,件件有办结,他调处化解各类疑难矛盾纠纷举不胜举。34年来,吴强忠以强化人民调解工作为重点,以深化法治宣传工作为先导,竭尽全力勇于、敢于、善于做好做强基层善治工作,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深入推进人民调解为人民的各项工作。 〔以民为先:经常深入村、居、农户走访、了解民情民意,群众需求什么是吴强忠的常态〕 公正调解,坚守公平正义的职业操守 廉洁自律,只为心中有座天平 〔吴强忠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还是顶着三伏天40多度高温在调解山林纠纷现场〕 道德先锋践行核心价值观脚步铿锵,他时刻牢记人无品不立,国无格不兴,一心为民,助人为乐、敬业奉献,书写了他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人生境界。为民,是吴强忠急民所急、忧民之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排忧解难甘为民;务实,是吴强忠四十九载夜以继日坚守的本质特征;清廉,是吴强忠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的基本准则。其实调解就靠道德的感召作用和劝导作用。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靠道德的教化作用,说服纠纷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使矛盾纷争在相对的平和中妥善化解,能使纷争双方免除诉讼之累;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为纠纷的双方打开了心锁,有利于修复和谐的人际关系,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据此;凡接受过吴强忠同志调解过的人对吴强忠的人格充满了由衷敬佩。当然在众多人的眼里,调解工作是“工作难做、易得罪人、费力不讨好、、亲朋难处”。有“好心人”曾劝告吴强忠:“退休了、多种花,少栽刺、注重身体;但吴强忠不这么看,他说:“调解工作虽然难做、但我是党员应当履行党员义务维护社会和谐使命,这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得罪人并不怕”。 〔哪有人民群众的诉求,哪就有吴强忠在矛盾纠纷现场〕 扎根基层,退而不休乐奉献 〔图片来源:丽水市处洲公园中国好人、浙江省道德模范挂图〕 结语:吴强忠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无私的奉献。他的故事,将继续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而努力奋斗。吴强忠的事迹不仅在地方上广为流传,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多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包括《先锋栏目》、人民网党建频道、中国新时代党建新闻网等。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学习他的精神,争当为民务实清廉的先锋。 〔供稿:庆元县“强忠金牌调解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