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党员,30多年来,他却义务赡养了三位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直到老人安详去世,就连他们的丧事也是他一手操办。他就是广西北流市扶新镇上林村村民韦世仁。他的爱心善举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2016年2月,韦世仁荣登“中国好人榜”。 老话说“燕子常栖有德之家”。走进韦世仁的家门,你会发现他家屋檐下有7个大小不一的燕子窝。在1983年至2014年的30多年里,韦世仁克服重重困难,不放弃、不抛弃,一直义务赡养与自己毫无亲缘关系的三位老人:韦泽林和韦万龙、邓旭芳夫妇,他把老人视为自己的亲人,无时无刻地关心照顾,直至他们安然离世。
韦世仁与妻子林群英。图片来源:广西文明办
1.三十多岁不去闯世界 却和三位老人组成一个“家”
韦泽林是韦世仁照料的第一位孤寡老人。1983年,担任上林村高垌生产队队长的韦世仁得知膝下无子女的五保户韦泽林老人生活已不能自理的消息,便主动请缨,承担起了给韦泽林洗澡穿衣、端汤送水等护理工作。 当时30多岁的韦世仁,家中并不富裕,父母妻儿共7口人,仅靠自己的微薄收入维持家用。尽管如此,韦世仁依然挑起了赡养韦泽林老人的担子。“我当时还年轻,觉得年轻人多做一点是应该的,也没有很多的心理顾虑,况且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村里的传统。”憨厚的韦世仁说。曾有人劝说韦世仁不要理会那么多“闲事”,也曾有人质疑他这样做究竟图个啥。“这30年来,我除了多得一份五保户责任田耕种外,其他物质利益是没有的。”韦世仁说:“改革开放年代,我是想到外面闯世界的。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心他人是我的一份职责,我照顾老人付出精力的同时,也从中得到了安慰。”
上林村村民韦万龙、邓旭芳夫妇俩膝下无子,两个女儿均在外地。两位老人年过花甲无人照料,生活难免寒碜凌乱。1983年,韦世仁又义务承担起照顾这两位老人的责任。
韦世仁照顾村里老人练广芳。图片来源:广西文明办
2.为了赶回家照顾老人 丢了自己的工作
邓旭芳老人体质比较弱,由于长期患病的关系,导致她渐渐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只能卧病在床。邓旭芳是个爱干净的老人,但是她又不好意思开口再多要求韦世仁为她做得更多。在韦世仁察觉了这一件事后,他便每天为邓旭芳准备好换洗的衣服,负责帮她倒尿倒屎,韦世仁总是第一时间把排泄物清理掉,保证屋里的干净整洁。 再后来,韦万龙的身体也出了毛病,韦世仁的工作变得更加繁重,邓旭芳老人一直需要吃药打针,韦世仁每月按时请医生来打针,自己亲自熬好中药,送到邓旭芳床头一勺一勺吹凉后喂她喝。 1995年,邓旭芳病重去世。韦万龙越发孤独,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在2000年的时候,韦万龙患病住院,需要一笔高额的费用,韦世仁四处筹钱借钱,希望帮助老人度过难关。“当时有很多人都私底下劝我放弃救治老人的想法,一来,老人的年事已高,能够治愈的机率很低。二来,这一笔高额的费用对我一个务农为生的人来说,负担很重,我也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韦世仁回忆说,“我没有多想,我坚决不能放弃老人,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当时我的家人都很理解我,支持我。”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两个月,医疗费一共花了14000元,其中韦世仁筹集了8000元,韦万龙的两个女儿共出6000元,韦万龙终于得以康复出院。 韦万龙出院后,韦世仁依旧料理好他的饮食起居,每天嘱咐老人不要忘记吃药,仍旧把老人居住的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为了偿还医药费,韦世仁挤出更多的时间到白马镇打零工。 有一次,正在打工的韦世仁接到韦万龙忽然病重的电话通知,他来不及向老板汇报便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火速赶回老人的身边,也因此丢了在白马镇的工作。自此以后,韦世仁就只在离韦万龙不远的地方找零活来做,随时关注老人的病情,再也不远离老人。
韦世仁(左一)与村里老人拉家常。图片来源:广西文明办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村里人都赞他是“活雷锋”
“我没有儿女,要不是世仁的照顾,恐怕我早就走了,我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儿子。”这是韦泽林生前说过最多的话。1992年,韦泽林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韦世仁一手操办了韦泽林的丧事。
现如今,韦世仁也成为了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体力各方面已经大不如前,但是村里有人需要帮助,他仍然会第一时间去为别人排忧解难,村里人人都夸赞他是“活雷锋”。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要村里还有老人需要照料,他都会责无旁贷地去照顾,这是他做人的准则。 (本网根据《中国好人榜——韦世仁》、《韦世仁:30年来义务赡养三位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等稿件综合,感谢广西文明网提供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