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样的情愫和胸怀,让一个20几岁的小姑娘在养老院一干就是28年?贺晓英用最美的时光陪伴了117位老人的晚年生活,28年间她给与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脏活累活她扛着,受了委屈她忍着,自己的丈夫瘫痪在家26年,却仍决然选择光荣院。她说:“光荣院里的老人幸福,我就幸福”,贺晓英用她的青春与爱心谱写着孝老爱亲的温暖篇章。2015年3月,贺晓英荣登“中国好人榜”。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是盛产英雄的土地。自小就跟着父亲去光荣院听英雄们讲英雄故事的贺晓英,自然而然在耳濡目染中萌生出英雄的情愫和胸怀。贺晓英的爷爷是革命烈士,19岁就跟着贺龙参加了红军,她的父亲是一名廉洁奉公的党员领导干部。可以说,生于斯、长于斯的贺晓英,传承着英雄的基因、涌动着英雄的血液、勃发着英雄的气概。
贺晓英和光荣院里的老人相亲相爱如同一家人。图片来源:湖南文明网 贺晓英是一名实打实的“官二代”。她的父亲是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民政局局长、公公是县民政局副局长,而且她自己的学历也不低,依照世俗眼光,以她的出身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中文凭,在县里找一份“高大上”的工作不是件难事。而她却选择了桑植县城洪家关光荣院,一干便是28个春秋,把自己人生最美丽的年华留给了117位耄耋之年的英雄,让他们得以安度晚年。年过半百的她,既当院长,又当护理、厨师、小工,至今还是一名合同工。
1.她把最美的时光给了光荣院
在光荣院,吃饭时餐桌上放公筷;老人生日吃荷包蛋,唱生日快乐歌;老人房里有空调、卫生间,娱乐室有电视、麻将、象棋、扑克……老人们想玩就玩,轻松快乐。
2.她是117位老革命的“好闺女”
生活在光荣院里的,是老红军、老赤卫队员、老八路、老战士和烈士的亲属。 光荣院里的老人,每年都要“走”几个。送老人成了贺晓英经常性的工作。 一天,钟善松老人溘然去世,老院长恰好外出。那是贺晓英第一次独自处理遗体。她屏住呼吸,颤抖着手,一点点地给老人擦身、更衣。做完这一切,汗水浸透衣服。 2011年,82岁的谷伏登老人患了胃癌,贺晓英每天陪他。老人说想吃枇杷,可枇杷已过季。贺晓英到光荣院后山去找野生枇杷树。找来找去,终于在山坳里找到了树上残留的三颗枇杷。她将枇杷剥开,喂到老人嘴边。老人嘴唇颤抖着:“好,好甜!”
贺晓英在光荣院自留菜园里劳作。图片来源:湖南文明网 烈属余秀英长期孤单一人,患上忧郁症。贺晓英白天开导,夜里陪伴。在老人最后的日子,贺晓英把自己的床和老人合在一起,悉心照顾。老人临走,掏出两块银圆:“女儿,这两个光洋我一直舍不得花。现在也没用了,给你留个念想吧。”这两块银圆如今存放在光荣院纪念室里。 28年里,贺晓英先后照顾了117位革命老人,先后送走了其中83位,每一位都活到80岁以上。
3.她是瘫痪丈夫的好妻子
贺晓英自己的家离光荣院不远,也在洪家关镇上。其实,家庭更需要她,她的丈夫韦绍平瘫痪26年了。
贺晓英的丈夫在记者采访本上留言。图片来源:湖南文明网
看着儿媳这么累,公婆十分心疼。“晓英,你太不容易了。你还年轻,你想离开的话,我们也不会反对。”
4.她是开在光荣院的马桑花儿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自个儿移花别处栽……”这首歌,在桑植县人人都会唱。 贺晓英说:“我的故事仿佛是现代版的《马桑树儿搭灯台》,不离不弃爱情美好。其实,这歌我是从戴奶奶那里学来的。没有昨天,哪有今天?没有他们,哪有我们?”
多年来,她经常组织老人到机关、学校讲述革命故事;热情接待来光荣院看望、服务老人的中小学生。光荣院有60把小凳子,是为学生们准备的。现在,光荣院已经成了洪家关中学、洪家关完小和村委会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在光荣院前,记者认识了这棵马桑树。 (本网根据《“好院长”贺晓英:28年悉心照料光荣院117位革命孤寡老人》、《好院长28年照料117位革命老人 用青春激情温暖老人心》等稿件综合整理,感谢湖南文明网提供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