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光从1993年他的服装生意走上正轨开始,他便在冬天为流浪汉派发军大衣和棉被了。“因为得到了无数人的帮助和支持,所以当我条件好了些后,便想帮帮别人。”谭伟光说,在惠州派发军大衣,他从1993年做到2004年。在这个过程中,他除了自己去,还会带朋友一同前往。“由于必须要等到12点以后才知道流浪汉住哪?所以每次到了12点,再一起上街派发。”在谭伟光的带动下,他身边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开始效仿。
“2004年的时候,麦地军分区旁那家军用品店的老板对我说,如今每年冬天到了特别冷的时候,都有老板来他这里买棉被,去街上派发,我很高兴,并觉得自己不用再做了,于是我便把这个派棉被的习惯带到了东莞。”除了派棉被,大年三十、六一儿童节去福利院慰问老人的习惯,他也始终保持。
对于为何做坚持做慈善,谭伟光说:“我没有刻意去做什么,碰到了就帮一帮,因为我也是被人帮过来的。所以我总说我做这些事情都是为自己做的:首先,做了我自己心里舒服;其次,我会带着孩子一起做这些善事,希望孩子心中有善念。一个人只要心中有善念,且不说能否成材,但一定能成人。”
惠州企业家谭伟光向一起交通事故伤者捐款1.75万元,统计捐款明细时,筹款工作人员忙中出错公布成17.5万元。此事传到谭伟光耳朵里,他将错就错,捐出17.5万元。此事经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谭伟光接受了南都记者时,他说,14岁父亲去世,母亲打三份工养家,自己特别能体会到人在痛苦无助时的感受,所以他看到困境中的人,就特别想帮一把。他认为,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我特别能体会人痛苦无助时的感受”
1967年出生的谭伟光面容比实际年龄要小不少。他因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走路需拄拐杖。
“我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能叫慈善,感觉帮了别人就是在帮我自己,帮了需要帮助的人,自己的心里就踏实,”他介绍称,1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做三份工作,家里非常贫困,15岁时自己辍学,“我特别能体会人在痛苦无助时的感受,”他说,“看到了那种困难中的人,不去帮一下,总是觉得自己心里不舒服,总是觉得还有点事要做。”
谭伟光说了要给袁大姐免费建房的事情。但原来袁厉害和孩子住的60平方米的小房,就是用她的那块地和医院换来的。没办法,谭伟光决定留一笔钱给袁大姐,让她重新找一块地建房子,而袁大姐坚决不要,“她说‘我什么都不要,你就给我的孩子们买点儿吃的,再留几床棉被就行了!’”
但谭伟光最终拿了袁大姐儿子的身份证,开了张卡,存进10万元。“住的地方太破了,收拾一下,添点东西,给孩子们过个好年。”谭伟光说。
对于建房的事情,袁厉害也“应付式”地与谭伟光达成协议,“她说,等找到合适的地,就给我电话。”
做好事要讲方法
“如果我当时能留在那里,帮她们建一个房子,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
这件事情让他至今感到遗憾。“火灾是2013年1月4日发生的,就在2013年1月2日,袁大姐还给我打了电话,答应过年带所有的孩子来我家过年。”